由北京银行和北京广播电视台联合主办的专精特新企业大中小融通发展峰会在2023年服贸会首钢园会场举行。此次峰会旨在促进专精特新企业的交流与合作,推动金融与科技的深度融合,为首都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贡献金融力量。
随着鑫苑服务、佳源服务、旭辉永升服务和力高健康生活延迟发布业绩,截至8月31日晚上,上市物企已有60家公布了中期业绩。这些物企在今年上半年普遍出现了营收下滑的趋势。
建发股份成功并表美凯龙后,在9月5日下午的业绩说明会上,管理层回应了公司业绩情况、发展策略,以及并表后风险隔离等问题。建发股份副总经理兼董秘江桂芝表示,美凯龙已独立于其原控股股东红星控股及其关联方,在资产、人员、财务、机构、业务等方面均已实现独立。
中国人民银行于2023年9月25日起降低了存量首套住房贷款利率。符合条件的借款人可以向承贷银行提出申请,以变更合同约定的住房贷款利率加点幅度,或由银行新发放贷款置换存量贷款。调整后的利率不能低于原贷款发放时所在城市的首套住房贷款利率政策下限。新发放贷款只能用于偿还存量贷款,仍纳入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管理。
年来,太古地产的发展战略是在中国内地继续扩张。早在2022年3月,太古地产就曾宣布,计划在未来十年投资1000亿港元。其中公司目标投放300亿港元在中国香港、500亿港元在中国内地,另有200亿港元用于在东南亚地区发展住宅买卖项目。
9月4日,港股地产板块表现强劲,主要房地产企业的股票均出现明显上涨。融创中国(1918.HK)涨幅超过34%,龙湖集团(0960.HK)上涨约8%,碧桂园(2007.HK)上涨近15%。
北京银行在8月30日发布了2023年半年度报告,报告显示,该行在报告期内实现营业收入334.14亿元,同比减少1.56%;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42.38亿元,同比增长4.89%。
继8月30日广州、深圳落地执行“认房不认贷”政策后,9月1日,上海和北京也宣布执行。四大一线城市已全面执行“认房不认贷”政策。该政策是否能为楼市带来金九银十的繁荣景象?
苏州银行近日发布了2023年半年度报告,显示该行在报告期内实现了稳健的经营业绩和持续的资产增长。截至报告期末,苏州银行的营业收入达到了62.70亿元,同比增长5.30%;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6.34亿元,同比增长21.00%。这一业绩表现体现了该行在业务发展和管理效率方面的优势。
截至8月29日晚,中国人寿、中国太保、中国人保、中国平安、新华保险五大上市险企已披露今年上半年财报。从业绩情况看,五大险企的寿险业务保费及新业务价值均在报告期内实现了较快增长。